乌克兰士兵在战壕里用美国提供的“标枪”导弹瞄准俄军坦克时,可能不会想到,对方呼啸而来的“柳叶刀”无人机里,正闪烁着美国制造的芯片。 2025年10月初,泽连斯基在社交媒体上公布了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乌军拆解的549套俄制武器中,竟包含了10万多件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等国的零部件。 这些标着“德州仪器”、“索尼”、“博世”的零件,生产日期清晰地印着2024年甚至2025年。
一、导弹拆解现场的意外发现
乌克兰军方专家对俄制武器进行了系统性拆解。 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内部,他们找到了31块美国德州仪器的芯片;Kh-101巡航导弹的制导模块使用了美国赛灵思的微处理器;连普通的“天竺葵”无人机飞行控制计算机上也印着英国ARM公司的标志。 这些发现被详细记录在一份清单上,成为泽连斯基指控西方国家的直接证据。
北约专家的分析报告显示,俄罗斯武器中约70%的关键零部件产自西方国家,其中美国企业贡献了42%的零件。 这些零件并非专门为军事目的生产,大多是常见的民用产品。 日本索尼的图像传感器原本用于智能手机摄像头,德国博世的处理器常见于家用电器,美国英特尔的芯片则是电脑的核心组件。 俄罗斯工程师通过修改程序,将这些民用零件变成了导弹的“大脑”和“眼睛”。
最令人意外的是零件的“新鲜度”。 乌军在2025年9月击落的俄军导弹中,发现了生产日期仅为两个月前的零部件。 这表明在整个2025年期间,这些西方零件仍在持续不断地流入俄罗斯。
二、灰色供应链的运作模式
这些零件通过一个复杂的网络进入俄罗斯。 一颗美国芯片首先被卖给本土贸易商,然后转运至土耳其的批发商,再混入迪拜的“工业配件”中,最后经过哈萨克斯坦进入俄罗斯。 整个过程经过五六次转手,零件的原始身份被彻底洗白。
哈萨克斯坦在2024年从欧美进口的微电路数量暴增70倍,但这些零件并未在当地市场出现,而是全部流向俄罗斯。 迪拜成为另一个重要中转站,有商人透露2024年经手运往俄罗斯的芯片就装了50个集装箱。
西方企业为这些交易设置了合法外衣。 美国德州仪器将导弹制导芯片标注为“洗衣机控制器”,德国博世将压力传感器标记为“汽车音响”出口。 当被问及为何产品出现在俄军武器中时,德州仪器的CEO表示“可能被拿去做儿童玩具了”;博世公司则称零件是卖给土耳其轮椅厂的,后续流向无法控制。
在线交易平台也成为供应链的一环。 俄军采购人员以“无线电爱好者”名义在电商平台采购陀螺仪,这些货物被伪装成充电宝轻松过关。 亚马逊和eBay等平台上的西方技术产品,可以通过简单下单后从第三方国家提货的方式进入俄罗斯。
三、军火贸易的双重获利
美国军工企业在这场冲突中实现了双重盈利。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在2025年第三季度净利润突破32亿美元,该公司同时向乌克兰出售“海马斯”火箭炮和向俄罗斯供应芯片。 2023年美国军火商海外销售额增长49%,其中63%流向欧洲市场。
俄罗斯尽管面临制裁,军工生产却保持稳定。 2022年俄罗斯导弹月产量约为50枚,到2023年12月已增加到每月115枚以上。 “匕首”导弹在2025年上半年产量增长了110%。 军火订单总额达到570亿美元,但实际出口额下降92%,显示出对国内生产的依赖。
乌克兰士兵面临着讽刺的战场现实:他们使用西方援助的武器,与同样含有西方零件的俄罗斯武器作战。 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标枪”导弹的同时,通过灰色渠道向俄罗斯供应芯片;欧盟援助乌克兰坦克时,德国企业的光学组件正流入俄罗斯军工体系。
四、各方的反应与态度
泽连斯基在2025年10月5日公开表示要召见各国大使,要求七国集团给出解释。 他强调需要“有效的制裁”而非空洞口号,提议加强对军火零部件的终端核查,打击洗钱渠道。 但这已不是他第一次提出类似指控,2023年以来的多次指控最终都不了了之。
英国商业贸易部回应称已实施最严厉制裁,禁止数千种战场物资出口,但对中转贸易漏洞避而不谈。 美国国务院以“涉及商业机密”为由,拒绝公布对俄芯片出口的具体企业名单。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访问基辅期间承诺加强制裁,但随后乌军就在导弹残骸中发现了生产日期在他访问后的博世传感器。
西方企业的解释显得苍白。 一家美国公司声称出售给俄罗斯的设备是用于石油勘探的,英国公司则辩称运输无人机芯片是为了维修目的。 这些解释与零件最终出现在战场武器中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
五、制裁体系的现实漏洞
西方制裁未能阻止零件流通的关键在于“两用技术”的界定。 工业芯片、特种钢材、飞行控制模块等产品被归类为民用物资,可以合法出口。 全球军火灰色市场规模已达千亿美元,俄罗斯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参与者。
俄罗斯建立了专门应对制裁的采购网络。 俄罗斯工业技术集团(Promtekh)作为核心,通过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印度等国的数百家企业进行采购。 这些空壳公司在非制裁国家之间进行完全合法的贸易,然后将物资转运至俄罗斯。
制裁执行中的差异也很明显。 英国曾花2.5亿美元帮乌克兰购买中国零件的无人机,转头就指责中国“援助俄罗斯”。 美国对某些“中立国”的零件出口在2025年上涨了15%,这些零件随后流入俄罗斯军事设施。
复杂的全球供应链使得追踪零件最终用途变得困难。 微小型电子零部件交易依赖第三方分销商,产品廉价且易于隐藏。 前美国国防部官员承认,揭穿一个为空壳公司往往需要数年时间。
乌克兰战场上的子弹击穿装甲时,可能同时带着西方军火商的商标和利润报表。 士兵们蹲在战壕里躲避无人机袭击时,那些无人机的导航模块正与西方援助的通讯设备使用同款零件。 泽连斯基的指控文件显示,94%的俄制武器零部件与制裁俄罗斯的国家有关。 这场战争似乎成了全球供应链的试炼场,而试炼的成本由前线士兵承担。 军火贸易的伦理边界在利润面前变得模糊,当武器零件成为国际商品时,战争的性质是否已经改变?
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