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叫做金融市场的"变脸"吗?就在不到24小时内,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句"需要调整政策",直接让全球市场炸了锅。黄金瞬间跳涨30美元,美元指数应声下跌0.5个百分点,九月降息的概率从之前的不到一半,直接飙升到91%。这种戏剧性的转变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危机?
其实这次美联储从鹰派转向鸽派,根本原因是华尔街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你可能不知道,财政部最近疯狂发债,把二级市场的资金抽得干干净净。回购利率异常跳升,这是个非常危险的信号。简单说就是银行之间借钱变得越来越困难,成本越来越高。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美联储就必须出手救场了。
说到央行的急转弯操作,历史上还真不少见。1987年10月19日那个"黑色星期一",股市一天跌了22%,吓坏了所有人。当时的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24小时内就从紧缩政策转向宽松,直接发声明说美联储要"作为流动性来源发挥作用",然后开始大幅降息,往银行系统里狂砸钱。
1998年那次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危机更夸张,美联储连续三次降息,每次都是25个基点,就像开机关枪一样。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伯南克更是创下了纪录,48小时内把联邦基金利率从2%直接砍到接近零。
这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美联储的急转弯通常意味着问题已经很严重了。但这次情况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危险,因为我们面临着一个史无前例的炸弹——1.02万亿美元的保证金债务。
这个数字有多可怕?它占到了美国GDP的3.5%,创造了历史新高。要知道,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前,保证金债务也就2780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前夕,这个数字是4160亿美元。
现在的规模比当年高出了一倍多。芝加哥大学的金融学教授尤金·法玛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他发现当保证金债务增速超过企业盈利增速50%以上时,市场通常在6到12个月内就会出现重大调整。
更让人担心的是,保证金债务占GDP比重超过3%这条警戒线,在历史上每次被突破,都伴随着重大的金融危机。这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火药桶,而美联储现在考虑的降息政策,就是那根可能引爆它的火星。
与此同时,全球央行们早就开始了自己的"保险"策略。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到1037吨,这是55年来的最高纪录。中国人民银行从2022年11月开始,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储备,累计增加了300多吨,黄金储备在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从3.3%提升到了4.1%。
不仅是中国,波兰央行在2019到2023年期间,直接把黄金储备从103吨增加到359吨,翻了三倍多,成为欧盟内黄金储备增长最快的央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也很直白,新兴市场央行大量增持黄金,主要是对美元储备体系稳定性的担忧,以及面对地缘政治风险时需要资产多元化。
这些央行的动作其实就是在为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准备。他们比普通投资者更早地嗅到了危险的味道。当全球央行都在抛售美债买黄金的时候,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现在美联储面临的是一个两难境地。如果不降息,流动性危机可能会继续恶化,最终引爆整个金融体系。
但如果降息,就等于给已经过度杠杆化的市场继续加杠杆,那1.02万亿的保证金债务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会继续膨胀。
从目前的情况看,降息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但问题是,这次降息不是为了刺激经济增长,而是为了救火。当货币政策从刺激工具变成救火工具时,就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华尔街的一些资深分析师认为,当前的市场环境比2008年金融危机前还要危险。那时候主要是房地产泡沫,现在是整个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保证金债务的规模、市场的杠杆程度、以及全球经济的复杂性,都比15年前要高得多。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时候最重要的不是追涨杀跌,而是控制风险。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当保证金债务达到这种水平时,市场调整往往来得很突然,很剧烈。那些过度使用杠杆的投资者,通常是第一批被清洗出场的。
当火药桶遇上火星,爆炸只是时间问题,聪明的投资者早就开始为自己的资产找避风港了。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什么炒股软件可以杠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